
最新動態(tài)
NEWS

近日,茉酸奶在社交平臺發(fā)起新品貓山王榴蓮奶昔的心理價位問卷調查,調查選項分別為68元、88元、108元、我不買。對此,網友直呼,雖然貓山王榴蓮不便宜,但是68元的價格卻不太劃算,不如直接去買榴蓮。還有網友調侃,“只有發(fā)工資那天才敢喝一次”“只有大喜的日子才敢點”。


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,針對新品價格爭議,茉酸奶總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,“問卷不等于實際定價,從公司層面來講,我們始終希望將最優(yōu)質的食材從原產地帶給消費者,在如今的市場環(huán)境中,優(yōu)質食材的成本其實相對透明。”

一杯榴蓮奶昔能賣到68元,茉酸奶什么來頭?公開資料顯示,2014年,茉酸奶首店在上海開業(yè),2021年開放加盟,自此進入快速擴張期。據窄門餐眼數據,2022年茉酸奶新開店279家,2023年上半年新開885家。茉酸奶官網顯示,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,門店超過1000家。另據每日經濟新聞,截至今年7月10日,茉酸奶店鋪總數已超過1600家。
定價高昂的茉酸奶為何那么火?
從社交媒體上“添加一整顆牛油果”的宣傳,到線下門店的“排隊4小時就為這一口”……茉酸奶如何火起來的?

據媒體報道,茉酸奶產品主要分為五大系列:榴蓮系列、原創(chuàng)牛油果系列、水果奶昔系列、繽紛奶昔系列、冷萃系列。其中牛油果酸奶奶昔以“添加一整顆牛油果”為宣傳成為招牌單品,該系列29-34元;新推出的榴蓮系列,價格略高,38-43元不等。
年輕人為何愿意為高價酸奶買單?這不得不提茉酸奶的“健康敘事”。據介紹,茉酸奶其實是奶昔,將乳制品和水果、堅果放在一起攪打均勻。“添加一整顆牛油果”的宣傳讓茉酸奶受到都市白領與健身人群的青睞。有加盟商表示,“我們的利潤率在50%-55%左右,其實不高,因為用料貴。一杯牛油果奶昔里有一整顆牛油果,草莓奶昔要放10顆草莓,也不像其他店那樣加草莓醬。”
此外,茉酸奶在各社交平臺熱度不減。據報道,小紅書上有關茉酸奶的筆記超過7萬條。網友為其打上“不喝后悔系列”“酸奶奶昔天花板”等標簽,有不少網友表示,“排隊兩個小時也要喝到”。產品顏值高可以拍照曬朋友圈,自帶社交貨幣屬性,還有"一杯奶昔等于一顆牛油果"宣傳,可謂精準拿捏年輕人既想健康又不舍美味的心理。
高價策略能走多遠?
隨著現制酸奶火爆,“40元一杯的酸奶究竟值不值?”“酸奶是不是真的健康?”等話題引發(fā)網友討論。有網友認為“現制酸奶溢價嚴重,性價比低”,也有網友認為“無糖酸奶的味道很多人接受不了,現制酸奶為了口感加了糖漿和奶酪,低卡純粹自己騙自己”。
中國連鎖經營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《2023CCFA新茶飲創(chuàng)新案例集》顯示,從2022年10月到2023年2月,茉酸奶“三次官播從首次422W的交易額達到了1568W”,核銷用戶數約149萬人,其中核銷新客數占61.31%。從數據上看,茉酸奶的消費者以新客居多,老客戶復購率不高,消費者圖新鮮意圖明顯。
現制酸奶品牌中,一只酸奶牛、K22均在15元左右的價格帶,寶珠奶酪在20-30元間。現制茶飲推出的酸奶單品價格大部分都未不超過25元。窄門餐飲數據顯示,茉酸奶客單價在26元左右,其中招牌牛油果系列29元起步。“酸奶界的愛馬仕”之稱的blueglass客單價則40元左右。茉酸奶定價雖低于blueglass的定價,仍屬于高價位。
茉酸奶總部相關負責人則表示,茉酸奶的定價策略并非高價,高價也不會是茉酸奶未來的品牌戰(zhàn)略方向。其產品維度從20元至40元左右區(qū)間,非常寬泛,能夠適用于更多的消費選擇。該負責人還指出,產品定價策略源于成本把控,定價較貴的產品,隨之成本一定是更為昂貴,這部分是茉酸奶需要繼續(xù)努力的板塊。
對此,食品產業(yè)分析師朱丹蓬認為,國內酸奶市場目前仍處于“高價等于高質”的無序競爭階段,部分高端酸奶品牌其實并沒有自己的生產基地,很多都是代工,這部分酸奶的“高價”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情感溢價。
資本涌入酸奶賽道
隨著現制酸奶熱度飆升,現制酸奶也吸引了諸多資本入場。人民數據資產服務平臺顯示,2019年-2020年,蘭熊酸奶先后完成天使輪和Pre-A融資。2020年,Blueglass獲得天使輪融資;2021年,再次獲得超兩億元B輪融資。2021年,新希望集團花費2.31億元收購國內酸奶茶飲品牌“一只酸奶牛”的60%股權。今年3月,成立于2022年的連鎖酸奶品牌王子森林完成了千萬級戰(zhàn)略融資。
與此同時,古茗、茶百道、滬上阿姨、書亦燒仙草、7分甜等茶飲品牌爭相推出酸奶類單品。值得關注的是,今年6月,哈根達斯也宣布將于今夏推出酸奶新品。
從零售端的數據來看,酸奶與茶飲同屬于千億規(guī)模。灼識咨詢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酸奶(包括酸奶和乳酸菌飲品)零售市場規(guī)模為1564億。根據歐睿咨詢數據,2021年我國瓶裝茶零售市場規(guī)模為1080億元。
但目前酸奶門店數量遠低于茶飲。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2022年現制飲品細分品類門店數占比,現制茶飲近50萬家,占比62.9%,是門店數量最多的品類,而酸奶屋僅占2.4%。有媒體指出,如果用零售端的數據代表群眾基礎,那么酸奶進入現制場景潛力巨大。
來源:人民數據研究院
作者:人民數據研究院研究員 張詠琴
近日,茉酸奶在社交平臺發(fā)起新品貓山王榴蓮奶昔的心理價位問卷調查,調查選項分別為68元、88元、108元、我不買。對此,網友直呼,雖然貓山王榴蓮不便宜,但是68元的價格卻不太劃算,不如直接去買榴蓮。還有網友調侃,“只有發(fā)工資那天才敢喝一次”“只有大喜的日子才敢點”。
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,針對新品價格爭議,茉酸奶總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,“問卷不等于實際定價,從公司層面來講,我們始終希望將最優(yōu)質的食材從原產地帶給消費者,在如今的市場環(huán)境中,優(yōu)質食材的成本其實相對透明。”
一杯榴蓮奶昔能賣到68元,茉酸奶什么來頭?公開資料顯示,2014年,茉酸奶首店在上海開業(yè),2021年開放加盟,自此進入快速擴張期。據窄門餐眼數據,2022年茉酸奶新開店279家,2023年上半年新開885家。茉酸奶官網顯示,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,門店超過1000家。另據每日經濟新聞,截至今年7月10日,茉酸奶店鋪總數已超過1600家。
定價高昂的茉酸奶為何那么火?
從社交媒體上“添加一整顆牛油果”的宣傳,到線下門店的“排隊4小時就為這一口”……茉酸奶如何火起來的?
據媒體報道,茉酸奶產品主要分為五大系列:榴蓮系列、原創(chuàng)牛油果系列、水果奶昔系列、繽紛奶昔系列、冷萃系列。其中牛油果酸奶奶昔以“添加一整顆牛油果”為宣傳成為招牌單品,該系列29-34元;新推出的榴蓮系列,價格略高,38-43元不等。
年輕人為何愿意為高價酸奶買單?這不得不提茉酸奶的“健康敘事”。據介紹,茉酸奶其實是奶昔,將乳制品和水果、堅果放在一起攪打均勻。“添加一整顆牛油果”的宣傳讓茉酸奶受到都市白領與健身人群的青睞。有加盟商表示,“我們的利潤率在50%-55%左右,其實不高,因為用料貴。一杯牛油果奶昔里有一整顆牛油果,草莓奶昔要放10顆草莓,也不像其他店那樣加草莓醬。”
此外,茉酸奶在各社交平臺熱度不減。據報道,小紅書上有關茉酸奶的筆記超過7萬條。網友為其打上“不喝后悔系列”“酸奶奶昔天花板”等標簽,有不少網友表示,“排隊兩個小時也要喝到”。產品顏值高可以拍照曬朋友圈,自帶社交貨幣屬性,還有"一杯奶昔等于一顆牛油果"宣傳,可謂精準拿捏年輕人既想健康又不舍美味的心理。
高價策略能走多遠?
隨著現制酸奶火爆,“40元一杯的酸奶究竟值不值?”“酸奶是不是真的健康?”等話題引發(fā)網友討論。有網友認為“現制酸奶溢價嚴重,性價比低”,也有網友認為“無糖酸奶的味道很多人接受不了,現制酸奶為了口感加了糖漿和奶酪,低卡純粹自己騙自己”。
中國連鎖經營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《2023CCFA新茶飲創(chuàng)新案例集》顯示,從2022年10月到2023年2月,茉酸奶“三次官播從首次422W的交易額達到了1568W”,核銷用戶數約149萬人,其中核銷新客數占61.31%。從數據上看,茉酸奶的消費者以新客居多,老客戶復購率不高,消費者圖新鮮意圖明顯。
現制酸奶品牌中,一只酸奶牛、K22均在15元左右的價格帶,寶珠奶酪在20-30元間。現制茶飲推出的酸奶單品價格大部分都未不超過25元。窄門餐飲數據顯示,茉酸奶客單價在26元左右,其中招牌牛油果系列29元起步。“酸奶界的愛馬仕”之稱的blueglass客單價則40元左右。茉酸奶定價雖低于blueglass的定價,仍屬于高價位。
茉酸奶總部相關負責人則表示,茉酸奶的定價策略并非高價,高價也不會是茉酸奶未來的品牌戰(zhàn)略方向。其產品維度從20元至40元左右區(qū)間,非常寬泛,能夠適用于更多的消費選擇。該負責人還指出,產品定價策略源于成本把控,定價較貴的產品,隨之成本一定是更為昂貴,這部分是茉酸奶需要繼續(xù)努力的板塊。
對此,食品產業(yè)分析師朱丹蓬認為,國內酸奶市場目前仍處于“高價等于高質”的無序競爭階段,部分高端酸奶品牌其實并沒有自己的生產基地,很多都是代工,這部分酸奶的“高價”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情感溢價。
資本涌入酸奶賽道
隨著現制酸奶熱度飆升,現制酸奶也吸引了諸多資本入場。人民數據資產服務平臺顯示,2019年-2020年,蘭熊酸奶先后完成天使輪和Pre-A融資。2020年,Blueglass獲得天使輪融資;2021年,再次獲得超兩億元B輪融資。2021年,新希望集團花費2.31億元收購國內酸奶茶飲品牌“一只酸奶牛”的60%股權。今年3月,成立于2022年的連鎖酸奶品牌王子森林完成了千萬級戰(zhàn)略融資。
與此同時,古茗、茶百道、滬上阿姨、書亦燒仙草、7分甜等茶飲品牌爭相推出酸奶類單品。值得關注的是,今年6月,哈根達斯也宣布將于今夏推出酸奶新品。
從零售端的數據來看,酸奶與茶飲同屬于千億規(guī)模。灼識咨詢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酸奶(包括酸奶和乳酸菌飲品)零售市場規(guī)模為1564億。根據歐睿咨詢數據,2021年我國瓶裝茶零售市場規(guī)模為1080億元。
但目前酸奶門店數量遠低于茶飲。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2022年現制飲品細分品類門店數占比,現制茶飲近50萬家,占比62.9%,是門店數量最多的品類,而酸奶屋僅占2.4%。有媒體指出,如果用零售端的數據代表群眾基礎,那么酸奶進入現制場景潛力巨大。
來源:人民數據研究院
作者:人民數據研究院研究員 張詠琴